Sunday 30 September 2018

二零一八年九月卅日信息


一条又新又旧的命令
傅添兴传道
约翰壹书二章:7 - 11 (新译本)









7

亲爱的,我写给你们的,不是一条新命令,而是你们本来就有的旧命令。这旧命令就是你们听过的道。

8

然而,因为黑暗渐渐消逝,真光已在照耀,我写给你们的也是一条新命令,这在 神和在你们来说,都是真的。

9

凡是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的,他到现在还在黑暗里。

10

凡是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光明中他就不会跌倒。

11

凡是恨弟兄的,就是在黑暗里,也在黑暗里行事。他不知道往哪里去,因为黑暗弄瞎了他的眼睛。



引言:
思想:身为神的子民的凭据是什么?
神的子民必然认识神, 与神享有亲密的关系,也必然遵行神的命令。
所以约翰将一条既新且旧的命令托付给这些他称为“神所爱的门徒”。
这条命令之所以称为旧的命令是因为它不是约翰自己独创的, 乃是主耶稣颁布的命令, 而且也出现在旧约的律法,利未记十九章:18

不可报复,也不可向你的族人怀恨,却要爱你的邻舍好像爱自己;我是耶和华。

这条命令之所以新, 那是因为道成肉身的主耶稣亲自来到罪人中间,亲自担当了罪人应该受的刑罚,实践了这道命令, 并且将爱的对象从邻舍推广至爱仇敌。

第八节的真光就是道成肉身的主耶稣, 世界充满黑暗, 在主在来之前, 黑暗必然渐渐消失。

1)一条又新又旧的内容
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三章:34-35节清楚地赐下新命令, 祂说:

34

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就是要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

35

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众人就会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这条命令便是:门徒们要彼此相爱。
所以弟兄姐妹之间若能活出彼此相爱地生活, 那就是神子民身份最佳的凭据。

主耶稣亲身示范了神在旧约的律列典章对于爱邻舍的行动 - 当祂蹲下来为那一群将要出卖祂、撇弃祂、否认祂的门徒洗脚的时候,祂完美地诠释了了彼此相爱的意义。
老实说,洗脚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 并非具体的表现(谁也可以“演活”洗脚一幕,却仍然可以完全否定彼此相爱的真意);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的爱才是真正的彰显出彼此相爱的意义。(但是主的命令却不是叫我们也要为彼此而死,而是彼此相爱)。
洗脚带出两大原则:
  • 洗脚在当时中东地区的生活习俗的一种礼仪,是由最卑微的仆人为众人洗脚, 主耶稣虽然贵为夫子, 却谦卑地替门徒们洗脚, 以感受得到举动来彰显出彼此相爱地精义。
使徒约翰也从主耶稣那里学习谦卑的榜样, 称呼这一群受苦地门徒为亲爱的, 表现出他爱众门徒的心肠,他从来不以长老的身份自居, 颐指气使地命令教会顺服他。
接下来傅传道分享在恩典浸信会的历史里,曾有一些肢体受苦的时候,其他的弟兄姐妹二话不说便主动为这些人煮饭, 探访, 问候, 筹集金钱, 他们默默的实践出彼此相爱的命令, 盼望我们都能够得到激励,持之以恒, 让人认出我们是神的儿女。
  • 散播诺斯底主义的假先知口口声声说耶稣是有罪的人,不必跟从主的命令!?
约翰在此反问这些假师傅,神是毫无黑暗的,对于罪是零容忍, 恨弟兄的都是住在黑暗中, 必在黑暗中跌倒, 跌倒这一个字在全本新约圣经只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出现在这里,另外一次是在启示录二:14
然而有几件事我要责备你,因为在你那里有些人持守巴兰的教训。这巴兰曾经教导巴勒把绊脚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们吃祭过偶像的食物,并且行淫乱。
绊脚石就是跌倒的意思,巴兰的教训把以色列人陷入罪里, 使人犯罪, 离开神, 永远沉沦灭亡。
倘若诺斯底主义违抗耶稣的命令,这些假先知便是使人跌倒的绊脚石,他们是恨弟兄的人,是瞎眼的向导, 跟随他们的人必然会永远沉沦灭亡!

2)一条又新又旧的结果
我们的生活能够能够让人认出我们是主的门徒吗?
遵守主的命令是我们要活出神的儿女身份的基石,凡是这样做的人不但能够引人来到主的面前, 还能领人归向主。


应用:
爱不是微不足道的付出,也不是花前月下, 卿卿我我的风花雪月, 爱可以让一个人愿意付出自己也不意想不到自己能够办得到的, 愿意牺牲自己的习惯和时间。
世上的人确实可恶, 神却爱人。
我们也应该如此行, 让人看得见我们都是神的儿女。
要爱一个人非常不容易, 我们是否愿意为神的缘故, 以毅力和决心去爱那个让人讨厌的人吗?
要记得,我们爱,是因为神先爱我们, 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善良或过人之处。

Tuesday 25 September 2018

二零一八年九月廿三日信息


人人事奉,建立教会
黄志伦牧师
以弗所书四章:1 - 7 (新译本)







1

因此,我这为主被囚禁的劝你们:行事为人,要配得上你们所蒙的呼召,

2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彼此宽容;

3

以和睦联系,竭力持守圣灵所赐的合一。

4

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位,就像你们蒙召只是借着一个盼望。

5

主只有一位,信仰只有一个,洗礼只有一种;

6

 神只有一位,就是万有的父。他超越万有,贯彻万有,并且在万有之中。

7

我们各人蒙恩,是照着基督量给我们的恩赐。



引言:
使徒保罗在以弗所建立了教会,招集了过去不认识神的弟兄姐妹一起来敬拜神。
他在此语重心长地提醒教会 - 你们这一群人要时刻警醒,在这个教会群体里的行事为人要与神蒙召的恩相称。
这种相称的生活体现于全体教会的弟兄姐妹一起去事奉,各尽其职, 按照神给我们的恩赐去承担圣工, 建立基督的身体。

我们主日来到教会敬拜, 是来到一个群体来实践群体敬拜生活, 不是个人的灵修。
来到教会不像来到电影院, 购物商场或餐馆, 各取所需,满足各自的需要就头也不回地离去,与旁人毫无关系可言。
教会并非如此, 当我们是来到这个群体地时候, 我们有义务来建立关系, 承担圣工, 每个人都有一个责任, 因为这是我们属灵的家!

社会变迁,人变得越来越自我,家庭的观念渐渐的淡化,现在人们都在问:“为什么我们要付出?”
当人没有尽上该尽的责任的时候, 那是债,当我们都不愿意事奉的时候,我们所欠的是没有尽上在家里承担圣工的债!

信徒不单委身基督,也应该委身于教会, 因为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我们绝对不能对教会的缺欠视而不见、对于教会的不足无动于衷, 只单单来教会敬拜,过后就溜开,是不对的。
因为连主耶稣也不轻看教会, 我们是谁, 竟然敢不顾教会的缺?

1)内在属灵生命是事奉的基础
使徒保罗注重属灵生命的建造,因为这是事奉的基础。
他的信念:生命在先, 事奉在后。
(vv2-3):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彼此宽容;以和睦联系,竭力持守圣灵所赐的合一。

生命比恩赐来得更加重要。
以弗所是个大海港, 庙宇林立(亚底米女神庙堪称当时地标建筑物),世俗化的价值观横行, 当时信徒所受到的诱惑之大可想而知,要在这样一个充满试探的大环境下持守生命,非得有坚实的生命不能办到。
我们的生命的素质决定我们事奉的高度。
先成为神所喜悦的人, 才能成就神所喜悦的工。
在事奉当中不可有骄傲, 冲动, 自私的欲念。
我们要为自己的属灵生命付上责任,教会可以提供机会, 但是生命的成长离不开努力操练。
在团里里面, 最难学的就是谦卑。
不要比较, 要追求和睦、爱心。


2)教会的合一
接下来保罗劝勉教会在事奉的时候要追求教会的合一 :竭力持守圣灵所赐的合一。(v3)
在教会里事奉必须时常谨记一定要以整体为出发点,不要让整体因为一己的意见而受到破坏。
不要因为自己的计划被推翻而翻脸, 破坏了教会的合一.
为了教会的合一, 宁可退一步。


3)以基督教会长成的身量为目标
第三,事奉的目的是为了让整体教会一起成长, 迈向成熟, 健康与俊美。
事奉不是为了发挥自己恩赐或满足虚荣心。
在选择事奉的行列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己的恩赐, 而是以整体需要为考量,然后投身其中。
建立教会, 茁壮成长, 平衡成长,才是合神心意的事奉。


应用:
我们不要一座漂亮的礼拜堂。
我们要以生命的成长和改变来见证神的大能;人人事奉, 才可以建立教会。
也许在教会里有人只会出点子, 有些人只肯为主稍微奉献, 可是在主的教会里,还是会找到有真的是为主的教会牺牲奉献的人。
但愿你我都是真心委身于教会的门徒。



Monday 17 September 2018

二零一八年九月十六日信息


忧伤变喜乐
李南缗牧师
约翰壹书二:1 - 6 (新译本)













1

我的孩子们,我写这些给你们,是要你们不犯罪。如果有人犯了罪,在父的面前我们有一位维护者,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

2

他为我们的罪作了赎罪祭,不仅为我们的罪,也为全人类的罪。

3

我们若遵守 神的命令,这样,就知道我们已经认识他。

4

凡是说“我已经认识他”,却不遵守他命令的,就是说谎的人,真理就不在他里面了。

5

然而凡是遵守他的道的,他爱 神的心就的确在他里面完全了。这样,我们就知道我们是在 神里面了。

6

凡说自己是住在他里面的,就应该照着他所行的去行。



引言:
身为基督徒的你曾否忧虑,失去了心中的喜乐?
我们敬拜这位爱我们的神的时候, 心中是否充满喜乐?
喜乐与满足是约翰一书的主题, 然而这个主题并非使徒约翰首创的。
在他写约翰福音13 - 17 章时, 喜乐与满足这词汇出现了至少三次。
在此,使徒约翰是用主耶稣的教导来勉励教会的弟兄姐妹。
当主耶稣的使徒们因为将来因信仰所要面临的逼迫而感到满心忧愁时(约翰福音 16 :6), 主就用了5章的篇幅(13 - 17 章)来勉励门徒, 走出忧愁的幽谷。

约翰福音1624 : 你们向来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现在你们祈求,就必定得着,让你们的喜乐满溢。

因为神甚愿我们以喜乐的心来敬拜祂。

1)心中缺少喜乐的原因
罪的缠累。
罪是有吸引力, 它可以带来暂时性的快乐, 却不能永远满足人心。
最致命的是: 犯罪必然带来与神永远隔绝的结局。
神是光, 在祂里头没有丝毫黑暗。神不能容忍一丝一毫的罪 (罪在希腊原文的意思就是达不到神的标准)!在神眼中,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犯了罪人。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不单是自欺, 更是以神为撒谎的, 因为神的标准远远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对于罪的标准, 举一个例子:
约翰一书315 凡恨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知道,杀人的在他里面没有永生。

这便是罪人心中缺少喜乐的原因,心中忧伤的根源。

然而神为饱经忧患的罪人带来了一则好消息, 那便是: 在神那里有一位中保 (维护者)可以替我们洗脱罪名, 那位维护者便是主耶稣, 惟有祂是义者, 唯一被神接纳的维护者。

那么教会里的基督徒又为何忧伤呢?
原来当时诺斯底主义在教会里肆虐横行, 被迷惑的信众被误导,认为在宇宙当中有一位完美全善的“道”;而且又认为肉体是邪恶的。
但是使徒们的教训却明说主耶稣是个有血有肉的人,那祂岂不是邪恶的吗?既然祂是邪恶地,祂就不能拯救信徒,难怪乎教会里有些信徒被这个异端误导, 心中顿时失去指望;
主耶稣确实是道成肉身, 而祂也绝对不是一个幻影,基督徒最大的盼望就是藉着耶稣基督的救赎与神永远同在的应许,喜乐永不断绝。
人犯罪, 无法靠自己洁净自己的罪, 惟有相信主耶稣才可以得到这份盼望。

2)忧伤化为喜乐的原因
你是否恨恶自己的罪恶, 无法接受自己的本相?
主耶稣是我们的挽回祭, 挽回神的烈怒, 不将刑罚倾倒在我们这些罪人身上。
基督徒要回到主耶稣的面前认罪, 依靠祂, 与主耶稣基督的生命连接在一起。
但是又有什么证据呢?


3)忧伤化为喜乐的凭据
有哪一样看得见的凭据可以证实喜乐存在我们的心中?
3节: 我们若遵守 神的命令,这样,就知道我们已经认识他。
认识的原文意思不单只是头脑上理性知识,更是生命里亲密的关系。
就像是葡萄树与葡萄枝子的关系一样, 彼此连接在一起。
耶利米书31: 31说到神要与祂的子民另外立一个新的约。
在这个新约之下,神要将祂的律法(话语)放在信从祂的人的心版上, 使他们认识神,有能力活出祂的命令来。
因为我们认识神了,便从神那里得着供应,活出神的命令。
人若说认识神,与神连接在一起, 却又不爱弟兄, 便是说谎的,使徒约翰毫不客气、斩钉截铁地说这样做的人是属魔鬼的! (笔者注:注意:使徒约翰不是说这些人的灵命不成熟。)
总而言之,这个外在的凭据乃是否遵行神的命令!
人不能够将自己的理智高举到一个超越圣经的地位, 然后用自己的理智与经验和能力去理解神的命令, 才决定是否要遵行; 我们不可以这样做, 原因是因为人的理智是有限的、而且是已经堕落了的理智,我们这样做便是在怀疑神的真理。
信的人是怀着信心来跟随神, 我们遵行神的命令是出于信心, 依靠祂的能力来过每一天, 我们不是要与神来做交易, 遵行神的命令是因为神先爱我们, 我们爱神,所以便有能力来遵行神的命令。


应用:
达伶玫瑰9岁信主, 13岁立志服事神。19岁嫁给一位宣教士, 20岁随夫去到印尼一个蛮荒的岛上宣教。
过后日寇入侵印尼, 丈夫被捕之后从人间蒸发,而她则被日军囚禁诬告, 严刑逼供, 饿得连站立起来向蝗军鞠躬的力气都没有, 然而蒙神保守,她不断向神祷告,决定爱那些毒打她的敌人, 向他们鞠躬行礼, 并且挨过了这一段凄惨的岁月。
日军投降之后,她毫无畏惧地继续留在岛上宣教长达40年之久, 知道89岁才返回家乡。
我们爱神吗?
在恶劣环境中, 我们是否因为依靠神的爱继续遵行神的命令?



二零一八年九月九日信息 (讲员亲笔)


    与神同行 (Walking with God)
    陈礼读牧师
    约翰壹书一:5 - 10 (新译本






    5

    神是光,在他里面毫无黑暗;这就是我们从他那里听见,现在传给你们的信息。

    6

    我们若说自己与他心灵相通,却行在黑暗里,就是说谎话,不实行真理了。

    7

    我们若行在光中,像他在光中一样,就彼此心灵相通,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洁净我们脱离一切罪。

    8

    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罪,就是自欺,真理就不在我们里面了。

    9

    我们若承认自己的罪, 神是信实的、公义的,必定赦免我们的罪,洁净我们脱离一切不义。

    10

    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就是把 神当作说谎的,他的道就不在我们心里了。


    引言:
    使徒约翰晚年的时候住在以弗所,服事教会。虽然当时教会面对罗马政府的逼迫, 年老的约翰心中还是充满神的爱;虽然教会里有种种问题,他还是满怀爱心的写信劝勉信徒,鼓励弟兄姐妹。
    14,他说:“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他的意思是,作为神的儿女,你们的生命就有喜乐,现在,我把这些话写给你们,告诉你们,你们的喜乐就更充足了。
    喜乐是心灵的平安、满足,不会因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如果你是一个基督徒,你是神的儿女,你一定有喜乐的!怎样由喜乐呢?
    1珍惜你属灵的身份
    2数算神的恩典
    3靠主常常喜乐
    珍惜在基督里的地位,常常数算神的恩典,与主耶稣有美好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会有喜乐。
    使徒约翰说:“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他要告诉我们一些事情,让我们原本有的喜乐充足。
    之前,在13,他说认识生命之道,认识耶稣基督就有喜乐,与神相交就能有充足的喜乐。
    一个与神相交的人,就是一个与神同行的人。   
    我们要从15–10这段经文中学习怎样与神相交,与神同行,好让我们的生命能有充足的喜乐。
    首先,约翰说,神就是光,一个与神同行的人必定是一个“行在光明中”的人。
    1.行在光明中  156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15
    • “光”表示圣洁与荣耀,完全没有黑暗。“神就是光”表示了神圣洁、荣耀的本质。
    • “光”也表示神的审判。 “神就是光”表示神是审判者。

    主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
    一个与神同行的人是一个行在光明中的人,不管环境怎样,不管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不管别人怎样看,都会行在光明中。要怎样才是行在光明中呢? 
    1. 遵行圣经的教导:诗119有两句话这样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你公义的典章,我曾起誓遵守,我必按誓而行。” (诗119105106)一个行真理的人一定是一个遵行神话语的人。他不但承认神的话语是他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他也立志遵行神的话语。

    1. 活出良善公义诚实:弗59说:“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良善、公义、诚实是神的本性。一个与神同行,行走在光明中的人的生命会被神的本性感染,他的生活也必然会追求良善、公义、诚实的行为。
    2.活在团契里 17
    v. 7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约翰在这里特别提醒,这样的人能够彼此相交,是因为大家都有同样的属灵生命。只有相同属灵生命的人才能够“彼此相交”,这些有相同属灵生命的人就是被耶稣的血洗净了的人,都是被耶稣赦免罪的人。
    什么是 “团契”呢?真正的“团契”必须有属灵的实质。
     团契这个字的原文的意思表示信徒和信徒之间的交往有“属灵生命的交流与联合”。所以,当信徒在一起时,无论是简单的聚会,还是多人的活动,是一起用餐,还是喝下午茶,甚至出国旅游,只要有“属灵的交流与联合”,就有团契。没有“属灵的交流与联合”,就不是团契。

    2 描写了当时信徒们在一起是的情况,说他们 “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掰饼,祈祷。”(徒242)“彼此交接”就是“彼此相交”,“彼此团契”。

    这彼此团契包括了2 方面的“属灵的交流与联合”:

    •  个人“与耶稣基督属灵的交流与联合”
    •  个人“与信徒属灵的交流与联合”

    如果个人没有与主耶稣有属灵的交流和联合,信徒之间就很难有真正的团契。两者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

    今天,在教会的团体中,你和弟兄姐妹有团契吗?有美好的属灵交流和联合吗?

    如果我们认真地看待我们每一次的团契,无论是大型的聚会,小型的讨论,或者两三个弟兄姐妹在一起聊天,喝茶吃饭,你可以问问自己:

    • 我关心弟兄姐妹的属灵生命状况吗?
    • 我有什么神的话语可以和弟兄姐妹分享?
    • 我经历了神怎样的带领/恩典可以鼓励弟兄姐妹?
    • 我是不是以光明磊落的行为和弟兄姐妹交往?

    信心的道路是一生的道路,如果我们看重与神同行的生命,就一定要生活在团契里,不但要追求与神有美好的属灵关系,也要追求与弟兄姐妹有美好的属灵生命的交流与联合。
    本仁 . 约翰(John Banyan)的小说“天路历程”描写一个基督徒走向天国道路上的经历。
    在朝向荣耀的天国迈进的路上,这个基督徒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有一件事对他非常重要,就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直陪着他走。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至少一位同走天路的同伴,彼此坦诚相待,互相扶持,担当彼此的痛苦,分享自己的喜乐,一起同心事奉、互相关怀代祷。当然,如果你有超过一个这样的同伴,更加好。大家可以常在团契里,有美好的属灵交流与联合。

    我们也可以向清教徒学习。

    清教徒很看重信徒之间属灵生命的交流和联合。他们习惯地求神赐给他们一位“bosom friend”,中文可以翻译为“心腹之交”。这人是可以和你分享任何的事情,可以和你坦诚祷告的同伴。

    另一方面,清教徒也需要过小组生活,他们四五个人,五六个人经常在一起分享属灵的事,讨论信仰生活,一起分享,一起祷告。

    我们要与神同行,要常在团契里,我们可以学习清教徒这两方面的榜样。

    3.常认罪悔改  18 – 10

    在圣洁的神面前,我们不可能说自己是无罪的。所以,v. 810 这样警告我们:

    v. 8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
    v.10  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

    这是很严厉的警告:在圣洁的神面前,如果我们说自己没有罪,便是自己欺骗自己,便是侮辱了神,便是拒绝了真理,拒绝了神的话语。这样的生命怎么能够与神同行呢?

    但感谢主,“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是v. 9 给我们的应许,宝贵的应许。
    也许你曾经听到有人这样说:基督徒不必再认罪了,因为“在神面前,你的罪,过去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罪,全部被赦免了!”“在基督里,信徒的罪已经全部被赦免了!”所以基督徒不需要再认罪
    这是这几年来吸引了很多人的信息,叫做“超级恩典 hyper grace”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强调的是神有丰盛的恩典,基督徒即使犯罪,也是在光明中犯罪,而耶稣基督丰盛的恩典已经遮盖了基督徒所有的罪,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所以,他们这样说:基督徒不需要再认罪了!
    这样的信息不是圣经的教导。
    圣经没有说人相信了耶稣基督,领受了耶稣基督的救恩,就不需要再认罪。相反地,圣经教导我们要常常认罪。
    为什么呢? 因为人的软弱啊!信主的人还是有软弱,还是会犯罪啊!
    主耶稣也:“从人的心里发出恶念、淫乱、偷盗、凶杀、奸淫、贪心、邪恶、诡诈、放荡、嫉妒、毁谤、骄傲。。。”(可72122)等等的罪来。

    基督徒不小心的话,这些心里的罪会在各种场合中浮现出来。

    • 信主的时候,我们认罪,耶稣基督就赦免了我们的罪,使我们从“神的敌人”变成“神的儿女”。这样的认罪,只需要做一次,就得到了耶稣基督的救恩。

    • 信主之后,我们认罪,耶稣基督也一样会赦免我们的罪,让我们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成为神喜悦的儿女。这样的认罪,需要常常做,好让我们属灵的生命可以长进。

    认罪不只是单单指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包括了心灵上对罪感到懊悔,并在行为上愿意离开罪,转向神的心志。

    • 圣经里有两个形容懊悔的字,一个是指情绪上的懊悔,但是没有真正认罪悔改转向神的心意。 出卖耶稣的犹大就是这样,他看见耶稣已经被定罪了,就懊悔。然而他没有转向神,认罪悔改。

    • 另一个字“懊悔”是包括了认罪、悔改、转向神的心意。施洗约翰说: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就是这个意思。 只有转向神的懊悔,才是真正的认罪悔改。

    认罪是向着神认罪,认罪一定包括悔改。一个与神同行的人,是一个会常常向神认罪悔改的人。

    我们是与神同行的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的喜乐必定充足。 如果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还是忧忧愁愁的,那我们要想:我是不是没有与神同行呢?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日信息


如何能有充足的喜乐?
傅添兴传道
约翰壹书一:1 - 4 (新译本)










1
 论到太初就已经存在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亲眼所看见,仔细观察过,亲手摸过的;

2
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见过了,现在也作见证,并且向你们宣扬这本来与父同在,又向我们显现过的永远的生命。

3
我们把所看见所听见的向你们宣扬,使你们也可以和我们心灵相通。我们是与父和他的儿子耶稣基督心灵相通的。

4
我们写这些事,是要使我们的喜乐充足。


引言:
喜乐是一种无法用环境、反应、感觉来衡量的情绪。
富户摆设丰盛筵席之际, 心中也未必有丝毫的喜乐。
妇人十月怀胎之苦众所皆知, 然而新生命的诞生所带来的喜乐却超越了那种痛苦。


1)认识传递喜乐的人
网络发达的年代隐藏着许多的陷阱, 因为谁知躲在网络另一端的人居心苟测!
骗徒骗取金钱尚属小事, 更可怕的是有不少人因此而丧失了宝贵的性命与灵魂!
认识约翰一书的作者是谁对于认识本书的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第一节可以瞧见端倪:
1 1论到太初就已经存在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亲眼所看见,仔细观察过,亲手摸过的;

    • 生命之道指向主耶稣;
    • 亲眼观察, 亲耳听见, 亲手摸过, 因此作者必然与主耶稣有亲密的关系。
此外,从第五节以及第七节:
15    神是光,在他里面毫无黑暗;这就是我们从他那里听见,现在传给你们的信息。

17 我们若行在光中,像他在光中一样,就彼此心灵相通,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洁净我们脱离一切罪。

这些信息的内容以及描写手法与约翰福音的作者如出一辙。因此我们有很充足的理由相信使徒约翰就是此书的作者。
初代教父爱任纽,、特土良皆同意使徒约翰就是此书的作者。

论到太初就已经存在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亲眼所看见,仔细观察过,亲手摸过的;
使徒约翰在第一节使用“我们”一个字眼并不代表作者的数目多过一人, 他乃是与众使徒认同,与他们站在同样为见证人的身份来为主耶稣作见证, 藉此表明他们都是与耶稣亲身生活过的第一目击证人 - 使徒。
为何使徒约翰要介绍他自己的使徒身份呢?
因为在初期教会中有人怀疑他使徒的身份, 因此约翰在此郑重申明自己使徒的身份, 以维护教会的纯正与合一。
约翰有必要如此表明自己的身份与权柄来确保他的信息/神的话语不至于被扭曲。
我们要有智慧去辨认消息源头的真实性, 莫过于认识传递消息的人。



2)认识带来喜乐的内容。
当时初期教会兴起一股思潮 - 诺斯底(Gnostic)主义思想。 这思想认为物质界, 包括肉体都是败坏的;而灵界 - 灵魂, 思想、知识、感受则是好的。这两个是互相对立,势如水火!
而世人只要拥有这种属灵的知识, 灵魂就会归回到神的身边。
诺斯底(Gnostic)思想看似很有智慧, 也很属灵, 但是却对教会信仰的根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影响了一些基督徒怀疑自己救恩的确据!
按照这种思想,耶稣基督若是有血有肉人,而肉体既是败坏的, 那么耶稣基督岂不也是败坏的吗?
若耶稣基督是神 (灵), 那么祂就不可能是有肉体的人, 可是若耶稣基督不曾道成肉身成为人,祂又岂能体验、体恤人在罪中的挣扎,成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保来担当人的罪, 拯救人脱离罪恶呢?

耶稣是全然的人, 也是全然的神, 使徒信经就是为了辩驳这种思想而设立。
若有人说耶稣基督不是神, 就不属于基督的教会, 约翰因此有必要强烈的申明, 这个道从太初就已经存在, 道是Logos, 不是gnosis.
Logos 是有生命, 起先就已经与父神存在, 是永恒的,是有怜悯慈爱的。
Gnosis只不过是人的思想的产物,是一种自私、炫耀自己的骄傲表现。
约翰将Logos的优越性对比于Logos的虚假, 一语道破诺斯底思想的
使徒约翰的书信内容是可信的, 他所说的道(Logos)是真实。
人是否因此就可以得着喜乐了吗?



3)认识得到喜乐的方法。
使徒约翰在一章3节说道:使你们也可以和我们心灵相通。我们是与父和他的儿子耶稣基督心灵相通的。”
从来没有人不会因头脑的知识而得着喜乐的生命。
喜乐的生命是源自彼此相交相爱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不能够靠活动来维持, 它必需是这个关系群体的核心价值观, 藉著一致的生活方式来彰显出来。
这种一致的生活方式就是约翰福音15章: 葡萄树与枝子的关系。
相交所结出的果子必然与耶稣基督的标准一致。
当我们与耶稣基督的标准一致时, 就能享受与神心灵相通。
Gnosis 的知识其实是在高举人的努力去达到神的接纳。
Logos 约翰邀请呼吁教会留下来与使徒相通相交, 就可以与主耶稣建立心灵的相交, 从中得到真正的喜乐。
人必须要放下自己的智慧, 价值观, 生活方式, 谦卑的来到神面前接受祂所传递的信息, 价值观与生命。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