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3 August 2016

21 Aug 2016信息


    明白天国(一)
    - 撒种的比喻
    李南缗牧师
    马太福音十三:1-23






    马太福音13:1 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13:2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13:3 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13:4 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13:5 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13:6 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13:7 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13:8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13:9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13:10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13:11 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13:12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13:13 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13:14 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13:15 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13:16 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13:17 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13:18 “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13:19 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13:20 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13:21 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13:22 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13:23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这篇道是李牧师解释天国系列之第二讲
    • 明白天国(Kingdom)的重点
    1. 国王:天国的王就是主耶稣基督。

    1. 国民:国中的居民就是神的子民、主耶稣的门徒。

    1. 国法:国中的律法就是神的律法,为要保障国民的安全,那是神的祝福,不是束缚。

    1. 国土:不只是土地的概念,更是涵盖了国王与国民同在之条件- 以马内利,在主里面。


    1天国子民的重点(vv1-2
    有许多人聚集在主耶稣身旁-这一批人乍看之下似乎饥渴慕义,形影相随地跟从主,可是从马太福音1112章的情节铺陈,我们可以断定他们是拒绝主耶稣之名,只不过是为了医病果腹而跟随主。
    主耶稣便以这批“务实”的群众为其天国真理课程的素材,教导祂的门徒/后世的读者如何辨别真正的天国子民。

    这也是主耶稣开腔教导门徒的首个比喻,用众人耳熟能详、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情节去讲解天国真理的奥秘。

    2)天国子民的解释(vv3-17

    I. 比喻的内容(v3-9)
    请参见圣经,不在此赘述。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意思即是你是否在留意听?你听懂了吗?

    这个比喻里的农夫是以耕地为生,撒种是为收割养生。
    他期盼稻花香里庆丰年,然而总未能尽如人愿,只有第四类的土地结出果实。
    从比喻来看,追根究底,问题在于种籽所落在的土地,而非农夫或籽粒本身。
    在这比喻里,农夫就是主耶稣,种籽就是天国的道而土地就是听道者的心田。
    人能否接受天国的道,其关键在于那个人是否正确回应神的道。


    II. 比喻的用意(v10-11)
    为什么用比喻?
    第一类解释:其用意本身就是一种障眼法,使到不被拣选的人无法理解,只让被拣选的人明白。(这类解释是建基于神的预定论,只有神在创世前所拣选的人才会接受神的道)。然而这类解释却与马太福音4:23 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导人,宣扬天国的福音,医治民间各种疾病、各种病症的事实相悖,主耶稣断然不会假惺惺对众人宣扬福音,却用比喻把一大半的人挡在救恩的门外,如此一来祂岂不是成了奸诈的小人?因此这类解释是不可取的。
    根据下文十三章35节,祂的用意恰好相反。马太福音13:35 这就应验了先知所说的:“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隐秘的事说出来。”希腊原文说出有倾泻出来的意思。主耶稣愿意把隐藏的天国道理倾囊相授,彰显出来。
    • 然而为什么非得用比喻不可呢?
    • 主耶稣的用意是要让听众完全明白天国的奥秘,要明 白箇中的原因,请看下段分析。


    III. 比喻的解说(v12-17)
    比喻的英文字是Parable,字根有平行线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用A线解释B线;用易懂的解释难明的道理。
    虽是如此还是有人不明白。(见11,经文在此埋下了伏笔,为第二类解释铺路)
    第二类的解释:所有的听众都是被动的,他们对于天国奥秘的反应是取决于他们有没有(相信并接受主耶稣是弥赛亚),这便是没有的分水岭。(见12
    从马太福音4-12章的情节铺陈,主耶稣行了如此多的神迹让他们看,讲了那么多天国的道理给他们听,无非就是想让他们相信祂就是弥赛亚,可是他们偏偏就是不(愿意)信。
    难怪主耶稣说他们是看不见,听不着。(见13

    主耶稣的神迹与比喻就好比试金石,凡是没有信心跟随主的人,就会以本身对的道的反应来证实他们本来就不是属神的子民。

    主在此引用以赛亚的预言(6:9-10)来指出这些顽梗百姓的属灵境况:
    以赛亚书6:9 他说:“你去告诉这子民,说:‘你们听了又听,却不明白;看了又看,却不晓得。’6:10 你要使这子民的心思迟钝,耳朵不灵,眼睛昏暗,免得他们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得到医治。”

    这段话是以赛亚先知蒙召被差遣之前 ,主对他说的。
    旧约以色列百姓心里如何拒绝神作王,新约的犹太人依然如故。
    (笔者注:这些自诩是亚伯拉罕、大卫王后裔的犹太人也许并不晓得,他们的祖宗是多么的爱慕神的道,他们却弃如敝屣……原来他们从来就未曾相信主耶稣是弥赛亚,心中也不曾尊敬祂。)


    3)天国子民的应用(vv18-23
    天国子民的特征

    I. 接受天国的国王
    听道并不够,还必须听从君王耶稣的话(行道)。
    重点- 接受耶稣管理我的生命,祂是王,祂的命令我一定要服从。

    II. 寻求天国的奥秘
    第一种土地:路旁,还未明白就已被飞鸟叼走,表示根本就不在乎神的道。
    第四种土地:好土, 听懂了神的道,扎根生长,结实累累。
    这两种土地的分别乃是心中对于道的爱慕程度
    门徒也不是听了就马上明白,却渴慕追。
    听道是一个过程,人必需要持之以恒,努力追求。

    III. 传扬天国的福音
    门徒的生命因着听从神的道而被改变,结出果实。
    这些果实是能够衡量的,是以看得见的行动落实到生活里:例如努力传福音,乐意帮助别人认识主,留意自己的生命,效法基督等等。


    IV. 持守天国的使命
    第二种土地:石头浅土,凭心里的喜好来筛选神的道,没有根(不肯委身,不肯付代价)。
    第三种土地:荆棘丛生,对将来忧心忡忡,把安全感建立在金钱上,当然也不会为主奉献时间与金钱。
    这两种人都有机会结果,可惜却做不到。
    (问: 我们的教会是否有倍数增长?这是否间接反映出我们的心是哪一种土地?)

    李牧师最后以艾伟德Gladys May Aylward (24 /2/1902 – 3 /1/ 1970) 的故事来为我们提供一个反省的空间
    艾伟德出生于英国伦敦以北的一座小镇,她的家境不好,年少辍学打工,当过侍女。信了主后立志要到中国宣教,但由于她学历低,没有一间差传机构愿意赞助她。
    于是她耗尽积蓄,乘火车穿越西伯利亚荒原,再横渡北海到了日本,辗转返回北京,然后跋涉到山西省阳城县,抵达后却被宣教士逐出家门……
    她并不气馁,一边学习华语,一边传扬福音;她凭着一技之长开了家“八福客栈”作为传福音的基地,她还协助废除缠脚陋习、领养中国孤儿,并且带领了许多的孩子们信主。抗日战争爆发后,她负伤带着100位孤儿逃难……
    从这位学历低、不富裕、又生逢乱世的姐妹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笔者注:她没有一百万元的公积金作为安全网,也没有一纸文凭或者技能培训成为后备胎,她有一颗真挚爱主爱人的心,领了许多人进入神的国。她的心田乃是沃土,结出了百倍的果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